在刚刚落幕的全国青少年击剑锦标赛U14组别比赛中,一位身形矫健、眼神锐利的少年吸引了全场目光,他就是来自江苏的姜鑫瑞——年仅13岁却已斩获该组别佩剑冠军的“击剑小明星”,白色剑服包裹着稚嫩却坚定的身躯,手中长剑划破空气的嘶鸣,见证着这个少年用汗水书写的成长篇章。
“比赛让我找到了另一个自己”
姜鑫瑞与击剑的缘分始于五年前,当时8岁的他在体育课上第一次接触这项运动,便再也放不下手中的剑。“我喜欢击剑服,觉得很帅,”回忆起最初的选择,姜鑫瑞眼中仍闪烁着光芒,“但真正练起来才知道,帅气的背后是无数次的重复和汗水。”
从握剑姿势到基本步法,从进攻技巧到防守策略,姜鑫瑞在教练的指导下一点点打磨自己,每天放学后,他都会准时出现在训练馆,完成至少三小时的专项训练,周末,当同龄人沉浸在游戏和娱乐中时,他却在剑道上度过一个又一个上午和下午。
“去年市锦标赛的失利让我明白了许多,”姜鑫瑞坦言,在那场比赛中,他因关键时刻的犹豫不决而错失胜机。“赛后我哭了,但教练告诉我,眼泪不能解决问题,唯有更加努力才能赢得胜利。”
正是这次失败,让姜鑫瑞的训练更加刻苦,他开始研究对手的比赛录像,记录自己的技术弱点,并有针对性地加强体能训练,半年后,他的付出终于在全国赛场上收获了回报。
“站在领奖台上的那一刻,我突然理解了什么是坚持的意义,”姜鑫瑞说,“比赛让我更加自信,这种自信不仅体现在剑道上,也影响着我的学习和生活,面对难题时,我会像对待比赛一样,相信自己能够找到解决方法。”
“场上只能靠自己”
击剑被称为“格斗中的芭蕾”,是一项极富个人色彩的运动,当选手戴上面罩,踏上剑道,便进入了一个完全依靠自己的世界。
“裁判喊‘开始’后,一切都只能靠自己,”姜鑫瑞这样描述比赛时的感受,“你能听到的只有自己的呼吸声和心跳,还有剑刃划破空气的声音,那一刻,教练的指导、平时的训练都内化成了本能反应。”
这种“场上只能靠自己”的体验,让姜鑫瑞比同龄人更加独立和成熟,在比赛中,他需要独自判断对手的意图,在电光火石间做出决策;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,不因得分而骄傲,也不因失分而气馁。
“有一次比赛,我在大比分领先的情况下被对手连续追分,当时脑子一片空白,”姜鑫瑞回忆道,“但我很快调整了呼吸,告诉自己专注于每一剑,不要想结果,最后我稳住了阵脚,拿下了比赛。”
这种独立思考和处理压力的能力,不仅让他在赛场上表现出色,也让他在学业上游刃有余,姜鑫瑞的班主任表示,他在班级中成绩优异,特别是数学和物理科目表现突出。“鑫瑞有着超乎年龄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这与他长期进行击剑训练密不可分。”
成长路上的陪伴者
尽管场上只能靠自己,但场下的姜鑫瑞并非孤军奋战,他的父亲姜先生每周末都会驱车近百公里,送儿子到省队进行专业训练,这样的行程已坚持了三年。
“看着孩子在击剑中成长,我们做父母的感到欣慰,”姜先生说,“起初只是希望他强身健体,后来发现击剑带给他的远不止这些——纪律性、专注力和抗压能力,这些都是书本无法给予的宝贵品质。”
姜鑫瑞的教练刘志刚则从专业角度评价了自己的爱徒:“鑫瑞最大的特点是善于思考,很多孩子只是机械地完成训练任务,但他总会问‘为什么’,会主动研究战术,分析对手,这种主动性在年轻选手中难能可贵。”
刘教练特别提到,击剑运动对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有着独特价值。“它既锻炼身体素质,又培养心理素质;既需要爆发力,又讲究持久性;既强调个人能力,又离不开团队支持,可以说,击剑是一项能够塑造完整人格的运动。”
平衡学业与训练的艺术
作为一名初中生,姜鑫瑞面临着学业和训练的双重压力,他所在的学校作业量不小,而每周15小时的击剑训练更是占据了他大部分的课余时间。
“时间管理是我必须掌握的技能,”姜鑫瑞分享了自己的经验,“我会利用课间和自习课完成部分作业,晚上训练回家后,再花一小时左右复习功课,虽然辛苦,但习惯了就好。”
令人惊讶的是,尽管训练占用了大量时间,姜鑫瑞的学习成绩始终保持在班级前列。“击剑训练反而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,”他解释道,“因为知道时间宝贵,所以学习时特别专注,不会像有些同学那样边玩边学。”
这种平衡能力也得到了学校老师的支持,姜鑫瑞的班主任表示,学校对于有特长的学生采取鼓励态度,会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给予适当的灵活性。“我们看到击剑带给鑫瑞的积极变化,也相信这些经历将成为他人生中的宝贵财富。”
梦想与未来
谈及未来,姜鑫瑞的眼睛亮了起来:“我的梦想是代表国家参加奥运会,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中国击剑的风采。”
这个梦想看似遥远,但姜鑫瑞正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其靠近,今年,他已被选入省青少年击剑集训队,将接受更加系统和专业的训练,他也开始参加国际青少年赛事,积累经验,拓宽视野。
“我知道通往奥运的道路充满挑战,但我不害怕,”姜鑫瑞语气坚定,“每一次比赛都让我更加自信,每一次独自站在剑道上的经历都让我更加强大,我相信,只要坚持努力,梦想终会实现。”
对于击剑运动在青少年中的发展,姜鑫瑞也有自己的思考:“我希望更多同龄人能够了解并喜欢上击剑,它不仅仅是一项运动,更是一种生活方式,教会我们如何面对挑战,如何超越自我。”

在姜鑫瑞身上,我们看到了当代青少年运动员的新风貌——他们既有对梦想的执着追求,又有对现实的清醒认识;既能在赛场上奋力拼搏,又能在学业上不懈努力;既能享受胜利的喜悦,又能从失败中汲取力量。
随着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临近,以及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的筹备,中国击剑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,像姜鑫瑞这样的年轻选手,代表着中国击剑的未来和希望,他们的成长,不仅关乎个人梦想的实现,也与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。
夕阳西下,训练馆内再次响起剑刃相交的清脆声响,姜鑫瑞的身影在剑道上穿梭,每一次进攻、每一次防守都凝聚着汗水与决心,对于这个少年而言,击剑不仅是一项运动,更是一所生活的学校,他学会了自信、独立和坚持,而这些品质将伴随他走向更广阔的人生舞台。

剑道虽窄,却通向无限可能;长剑虽轻,却承载青春梦想,姜鑫瑞的故事,正是千千万万中国青少年运动员的缩影——他们在追求体育卓越的同时,也在书写着自己精彩的人生篇章。
评论